
大馬士革玫瑰苗介紹:
玫瑰常用的繁殖方法有扦插、分株、壓條和嫁接等。
1扦插法
玫瑰扦插方法有硬枝扦插、嫩枝扦插和水插。硬枝扦插應用廣,扦插是在玫瑰落葉以后的休眠期間進行,也可以在早春萌動前進行。插條選擇優良的玫瑰品種,以一、二年生的健壯枝條為宜,要求生長正常、沒有病蟲害。3年以上的老枝成活率低。插條選擇枝條的中段,插條長15~20cm,保留2~3個飽滿芽。插條的頂部剪成平口,剪口在芽的上方保留0.5~1.0cm長的枝樁,防止枝條干枯影響發芽。插條的下端剪成斜口,插條剪好后立即進行扦插,防止水分蒸發。扦插時把剪短的插條垂直或傾斜插在準備好的苗床上,扦插深度8~10cm。早春氣溫逐漸轉暖,插進土中可以適當淺些,過深容易爛根;秋季和冬季天氣漸冷,扦插酌量深些,防止冰凍損傷。扦插時株距約5cm,行距約6cm。
2分株法
分株法是從玫瑰的老株上分割部分根和枝條,經過栽種后成為獨立新株的繁殖方法。分株繁殖玫瑰方法比較簡單,成活率高,可以提前開花。
3壓條法
壓條法是把玫瑰的枝條埋進泥土中,利用母株的營養長出新根,然后從長出新根的部位剪斷,成為脫離母株能獨立生長的玫瑰花苗。
4嫁接法
應用嫁接技術繁殖玫瑰,目的是為了保持玫瑰優良品種的性狀,并培育新的品種。將良種玫瑰作接穗嫁接到野生薔薇或栽培的月季薔薇上,嫁接成活后,花苗可以保持接穗和砧木雙方原有的特性,并且相互影響。
栽培技術
在種植方面,大馬士革玫瑰的種苗對土壤、氣候、海拔高度、光照、風速、降水量、凍土層深度等有著嚴格的要求,與國內常見品種(如苦水玫瑰、平陰玫瑰、中天玫瑰)不同,在種植條件不滿足的情況下,很難存活,也不易開花,即使開花,其含油量通常也極低。就國內而言,在京津地區以南、蘇北地區以北,海拔在200米~300米之間的丘陵地區比較適宜大馬士革玫瑰栽植。在有些平原地區種植大馬士革玫瑰曾出現不能越冬或不開花的情況,而有的山嶺地區也受局部小氣候影響,對種植產生局限。
在大馬士革玫瑰栽植管理中可把握以下幾點:
深翻整地,施上底肥
即將栽植玫瑰的地塊,要深翻一尺以疏松土壤,同時適當施一些底肥翻入土中。一般每畝施農家肥1500公斤或復合肥50公斤。在作綠籬、花壇或窩栽的地塊,也要深翻整地,適當施上底肥。
合理定距,按需栽植
如大田直接建園可按4×0.5米的株行距栽植,每畝可栽種苗324株。如作繁殖苗圃,并且確定新苗第二年冬季能移栽出圃,不影響第二年花朵采收。則可采用2×0.5米的株行距,以此培育新苗。
適時栽種,保墑防凍
栽植時可按順序斜挖30cm長,底深15cm的長窩。將玫瑰苗的根部放入窩底,梢端露出地面。培土踩實,澆定根水,使根部與土壤緊密結合。不宜大水漫灌,否則易導致地面板結降溫,不利于苗木芽點冬季萌發及春季出土生長。栽植時間宜選在上年11月至當年元月上凍前,這時苗木進入休眠期,易調苗,成活率高。
科學管理,促進分枝
苗期的科學管理可明顯提高產花量,在生產過程中要做好以下幾點:及時追肥,培養壯苗。在幼苗生長至6cm左右時摘除頂梢,可促使葉間萌發新芽,達到增加分枝的目的。新生苗摘頂后,及時擁土堆蔸至梢端,促使葉間發出的新芽在土中生根。這樣既可以培養兩年生苗,又可以提高單株產花量。
修剪枝條,提高產量
玫瑰修剪可分為冬春修剪和花后修剪。冬春修剪通常在玫瑰落葉后至發芽前進行,以疏剪為主,每叢選留粗壯枝條,空間大的可適當短剪,以此促發分枝保證鮮花產量。對于長勢弱、老枝多的株叢則要適當重剪,使營養集中,促進植株萌發新枝、恢復長勢。花后修剪則是在鮮花采收后進行,主要對生長旺盛、枝條密集的株叢進行,剪除其密生枝、交叉枝、重疊枝,但要適當輕剪,否則會造成地上、地下平衡失調,引起不良后果。同時,在春季或生長期及時剪除銹病危害的枝條。
及時除草,減少競爭
在玫瑰苗的生長期,要及時清除地面雜草。特別是植株根旁的雜草要多次清除,減少雜草對地面養分的消耗。對多年生玫瑰于每年冬春結合除草,清理行間。另外要把已經老化干枯的玫瑰枝條剪掉,使花叢通風透光,可促進萌發新條,提高鮮花產量。
適時采收,及時加工
4月下旬至6月上旬是玫瑰花的采摘期。玫瑰花從花蕾形成到花全開放的過程可分為現蕾期、中蕾期、蕾飽滿期、花瓣始綻期、半開期和全開期6個時期。提煉玫瑰花精油,應在半開呈杯狀,即花半開期采摘。采摘的具體時間是早晨5~8點,氣溫15℃~23℃,濕度55%~70%適宜。采摘后存放不宜超過2個小時,并在24小時內完成精油萃取。
大馬士革玫瑰苗
地址
山東省聊城市冠縣店子
電話 /
198 0608 6190
郵箱
sdhenglonggs@126.com